俊游真与尘埃隔,逸赏空惊应接疏。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岩扉不掩自多风,松竹萧萧满径秋。

俊游真与尘埃隔,逸赏空惊应接疏。

落日半山横笛响,孤云独鸟去悠悠。

此中真意谁能解,欲辩忘言意自休。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风格清新自然,擅长五律,亦能词,有《赵师秀集》传世。

译文

山岩的门扉没有遮掩,自然多风,松竹在风中萧萧作响,铺满小径的落叶宣告着秋天的到来,美好的游历真的让我与尘世隔绝,高雅的欣赏只让我惊叹于眼前的景致太过稀疏,夕阳落在半山腰,横笛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孤独的云朵和飞鸟悠然远去,这里面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想要辩解却忘记了言语,心意自然归于平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对自然景致的深深热爱和陶醉,首联写山居环境的清幽,颔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超脱与欣赏,颈联以落日、横笛、孤云、独鸟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静谧与悠远,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真意的领悟与心境的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自然景致的美丽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颔联“俊游真与尘埃隔,逸赏空惊应接疏”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又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颈联的意象选择,更是将山居的静谧与悠远推向了极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林之中。

创作背景

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长期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热爱自然,向往山林,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以及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领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