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射策雄东堂,今年调官在越上。的释义

春秋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越上闻子规

宋·范仲淹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风吹不尽,总是别离啼。

去年射策雄东堂,今年调官在越上。

越禽唯有南枝顾,长向江南啼苦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闻名于世,范仲淹一生致力于国家改革,是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夜晚,子规鸟飞入翠绿的烟雾中啼叫,白天又在芳香的树林间飞翔,春风吹拂,它的啼声似乎永远也吹不尽,总是诉说着别离的哀愁,去年,我在东堂参加科举考试,表现出色;今年,我调任官职到了越州(今浙江绍兴),越地的鸟儿只眷恋着南方的枝头,长久地向江南啼叫着,声音中充满了悲苦,仿佛啼出了血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仕途变迁的感慨,子规鸟(杜鹃鸟)常被文学作品用来象征哀愁和离别,诗人借此抒发自己从科举成功到调任新职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

赏析

1、意象生动:诗中“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两句,通过子规鸟的活动场景,生动地描绘出子规鸟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2、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子规鸟的啼声,寄托了自己对离别和仕途变迁的深深感慨,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3、借物言志:诗人以越禽(子规鸟)只向南枝顾盼,象征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心系故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调任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自己对离别和仕途变迁的感慨,当时,范仲淹虽然仕途有所升迁,但远离家乡和亲友,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