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蝗虫》,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蝗虫

宋·范成大

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

戍夫牧叟皆悼心,天公不念苍生饥。

雨师风伯尽屏迹,坐看蝗虫成祸胎。

皇天震怒致灾异,安得壮士挽天河。

洗尽蝗虫万里田,使民饱暖歌唐年。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今年飞蝗从东方兴起,它们所经过的田地都害怕被像蚕一样蚕食,守边的士兵和放牧的老人都感到痛心,老天爷却不考虑百姓的饥饿,雨神风神都躲藏起来,只能眼看着蝗虫成为灾祸的根源,上天发怒导致了这样的灾异,哪里能找到壮士来挽起天河之水,洗净蝗虫肆虐的万里田地,让百姓吃饱穿暖歌颂大唐的盛世。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飞蝗灾害对农田的严重破坏,以及百姓对此的无奈和期盼,诗人通过描绘飞蝗的肆虐和百姓的困苦,表达了对天灾人祸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飞蝗灾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飞蝗灾害的严重性和对农田的破坏,诗人也通过“戍夫牧叟皆悼心,天公不念苍生饥”等句,表达了对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老天爷不公的愤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在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苦,范成大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