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啸俦命侣自共职,饮水棲林余不闻。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生活情趣,在仕途不顺、官场失意后,他转向山林,以诗酒自娱,创作了大量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佳作,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呼朋唤友本是你们的职责所在,而我则不闻不问,只愿饮水栖身于山林之间,山岩的门户和松林中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寥无人,只有我这个幽居之人独自往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首句“啸俦命侣自共职”描绘了世俗中人呼朋唤友、忙于世事的情景;而“饮水棲林余不闻”则表达了诗人自己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选择,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寂寥和诗人独来独往的隐逸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隐逸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与山林、喧嚣与寂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两句,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既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逐渐转向山林,过上了隐逸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许多士人选择归隐山林,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内心的宁静,韦应物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