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醉屈原醒,天禄寥寥白发生。的释义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独醒吟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众人皆醉屈原醒,天禄寥寥白发生。

独醒空持孺子斝,孤吟谁和谪仙声。

十年留滞南荒外,万里归来一病身。

却笑灵均憔悴甚,江潭渔父得相亲。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众人都沉醉于世俗之中,唯有屈原保持着清醒,然而在天禄阁中,他的白发却日渐稀少,他孤独地持着酒杯,想要唤醒沉睡的人们,但他的吟诵却无人应和,他被贬谪到南方荒蛮之地长达十年,归来时已是疾病缠身,然而他却笑屈原过于憔悴,因为屈原在江潭边还能与渔父为伴,而他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屈原与自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首句“众人皆醉屈原醒”直接点出主题,即屈原在众人皆醉的世道中保持清醒,而“天禄寥寥白发生”则暗示了屈原的孤独与衰老。“独醒空持孺子斝,孤吟谁和谪仙声”进一步描绘了屈原的孤独与无助,他的清醒与吟诵无人理解,无人应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屈原与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自嘲。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通过屈原与诗人的对比,突出了屈原的清醒与孤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与同情,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自己也经历了多次罢黜与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屈原与自己,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敬仰与传承,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