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返照楼头出,萧索孤烟天际沉。的释义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晚望

唐·韦庄

微茫返照楼头出,萧索孤烟天际沉。

万里山川通蜀道,千重水驿度巴心。

寒林叶落鸟飞尽,秋径草枯人迹稀。

独倚危栏思旧事,夕阳无语下西岭。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诗作多抒发身世之感,情感真挚,风格清丽。

作者简介

韦庄出身于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曾任西蜀节度使王建掌书记,王建称帝后,韦庄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进爵蜀郡公,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的诗风清丽,词风婉约,多写个人遭际与离愁别绪,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夕阳的微光从楼头透出,天边一缕孤烟在暮色中缓缓下沉,万里山川连接着通往蜀地的道路,无数驿站沿着巴山蜀水蜿蜒前行,寒冷的树林里树叶落尽,鸟儿也已飞远,秋天的道路上草木枯黄,人迹罕至,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思念着过去的往事,夕阳默默无语,缓缓西沉于山岭之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秋日傍晚景象,通过夕阳、孤烟、山川、驿站、寒林、秋径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赏析

“微茫返照楼头出,萧索孤烟天际沉。”开篇两句便以夕阳和孤烟为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随后,诗人通过“万里山川”和“千重水驿”的描绘,展现了蜀道的遥远与艰难,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孤独,颈联“寒林叶落鸟飞尽,秋径草枯人迹稀”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荒凉,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尾联“独倚危栏思旧事,夕阳无语下西岭”则以诗人的独倚危栏和夕阳的默默西沉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避乱江南或任职西蜀期间,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