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城阴幽兰

唐·李商隐

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

芳华有意争春早,岁月无情任梦沉。

空谷寂寥人迹少,高楼深锁暮云深。

唯余香气依然在,不向东风怨薄心。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

译文

那堂下的幽兰真是令人惋惜,它已经老去;而城阴处却无端地爬上了柔软的藤蔓,芳华有意要与春天争早,但岁月却无情地让梦想沉沦,空谷中寂寥无人,高楼也被深深的暮云锁住,只有那香气依然留存,不向东风抱怨自己的命运多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兰和柔蔓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幽兰象征着高洁和美好,但它在堂下老去,无人欣赏;而柔蔓则无端地爬上了城阴,生命力旺盛,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幽兰和柔蔓为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反思,首联“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直接点题,通过对比幽兰的老去和柔蔓的生机,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颔联“芳华有意争春早,岁月无情任梦沉”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和青春的短暂,颈联“空谷寂寥人迹少,高楼深锁暮云深”通过描绘空谷的寂寥和高楼的深锁,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压抑的氛围,尾联“唯余香气依然在,不向东风怨薄心”则以香气依然留存作为对幽兰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肯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幽兰和柔蔓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韧,珍惜眼前的美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生成的,但李商隐并没有写过这样一首诗,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