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全诗是什么?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野客不遇

唐·贾岛

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

白云满室无人扫,落日孤城闭半扃。

芳草自随寒食路,黄鹂空唱杳冥音。

秋风忽忆江东客,此夜相思共一襟。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那隐士的居所该去哪里寻找呢?只见一条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那里杂草丛生,就像山林一样,白云缭绕的居所空无一人打扫,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城门半掩,寒食时节,芳草萋萋,沿着小路蔓延,黄鹂鸟在空寂中独自啼鸣,声音悠远而凄凉,在这秋风萧瑟的夜晚,我忽然想起了江东的友人,此刻我们是否正共同思念着彼此,心意相通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居所的荒凉与幽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野客幽居”指的是隐士的居所,“小园荒径似山林”则形象地描绘了居所的荒凉与幽静,后两句则通过“白云满室”、“落日孤城”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寻野客不遇”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野客幽居何处寻”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而“小园荒径似山林”一句,则通过描绘居所的荒凉与幽静,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白云满室”、“落日孤城”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山水、探访隐士的过程中所作,当时,贾岛对隐士生活充满了向往与追求,他希望通过探访隐士,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当他来到这位隐士的居所时,却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片荒凉与幽静,这种情景触动了贾岛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寻野客不遇》,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他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中的孤独与苦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