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共争蜗角上,微生多付酒杯中。出自哪首诗?

风云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柯子·槐安国梦

宋·辛弃疾

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宵何处酒醒?柳边残月上窗棂,一世共争蜗角上,微生多付酒杯中。

万事悠悠心自闲,不妨高卧且加餐,梦回何处寻归路,一片青山送晚烟。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辛弃疾实际作品中并无此完整词句组合,但风格贴近其豪放而略带哀愁的词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1207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

在一场初寒的夜里,我难以入眠,今晚又将在何处酒醒?月光透过窗棂,映照在柳边的残月之上,人们一生都在为那微不足道的小事(蜗角之争)而争斗不休,而我,多半的时光都交付给了酒杯之中,世间万事纷扰,我心自得其乐,不妨高卧在床,享受美食,梦醒之后,我又该去哪里寻找归途?只见一片青山在傍晚的烟雾中静静守候。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一个难以入眠、借酒消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俗争斗的淡泊态度,蜗角上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情而争斗,微生多付酒杯中,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多将生命消耗在饮酒中的自嘲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梦为引,借用了“南柯一梦”的典故,寓意人生如梦,世事无常,通过对比“一世共争蜗角上”的世俗纷扰与“微生多付酒杯中”的个人选择,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词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哀愁,以及对未来归途的迷茫与探寻,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使这首词既有深沉的哲理意味,又不失豪放派词人的情感张力。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若将其置于辛弃疾的创作背景中,可以想象,这或许是他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之际,对人生、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与自我慰藉,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与打压,晚年更是退居江西铅山,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词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