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高唐观
唐·韦应物
高唐恍惚信有神,晦明代谢今犹古。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高唐观中仿佛真有神仙存在,昼夜交替、时光流转,如今依然保持着古时的风貌,云雨从早到晚不停歇,春花秋月轮回不息,猿猴的啼声何必非要靠近孤舟才显得凄凉,行客心中本就充满了愁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高唐观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高唐恍惚信有神”表达了诗人对高唐观神秘氛围的感受,仿佛真有神仙居住其中,次句“晦明代谢今犹古”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古今的变迁,但高唐观依然保持着古时的风貌,接下来两句“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进一步描绘了高唐观周围的自然景色,云雨连绵、春花秋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猿啼声并非非要靠近孤舟才显得凄凉,而是行客心中本就充满了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高唐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高唐恍惚信有神”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高唐观神秘氛围的赞叹,也暗示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而“晦明代谢今犹古”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古今变迁的感慨,接下来两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既展现了高唐观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游历过程中,来到了高唐观,被其神秘氛围与美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高唐观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韦应物在唐代诗坛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诗正是他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