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郑尚书赴南海
唐·杜审言
朝宗汉水接阳台,夔府孤城向峡开。
落日浮光随浪去,长风送飒逐帆来。
前程试问君知否,琼树珠林都不栽。
宁知邂逅驱千骑,亦复东南寄一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唐朝大臣、诗人、书法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审言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文章四友”之一,也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著称,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书法作品也备受赞誉,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译文
我送你到汉水边,那里可以朝拜阳台山,夔州的孤城面对着三峡敞开。
落日余晖随着波浪闪耀,长风推送着帆影快速驶来。
请问你可知未来的前程如何?那里没有琼树珠林供你欣赏。
哪里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偶然相遇,你即将率领千骑,到东南方去赴任。
释义
这首诗是杜审言为送别友人郑尚书赴南海而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前程的询问,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也透露出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羡慕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送别之情时,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首联以“朝宗汉水接阳台”开篇,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又通过“朝宗”二字暗示了友人的高洁品质,颔联通过“落日浮光”和“长风送飒”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友人的前程似锦,颈联以“前程试问君知否”设问,引出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祝福,尾联则以“宁知邂逅驱千骑,亦复东南寄一麾”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羡慕和不舍,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杜审言送别友人郑尚书赴南海任职,在古代,送别是一种常见的文学题材,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杜审言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对友人前程的关切。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艺术佳作,通过杜审言的笔触,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