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耸闻斟白兽,火城想见接清尘。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瑶台第一层

宋·无名氏

朱扉半掩,见绛蜡明灭,瑞烟蓊郁。

玉殿耸闻斟白兽,火城想见接清尘。

笙歌鼎沸,灯火荧煌,笑语声相闻。

露冷风清,人语渐无闻。

宝云开处,放祥光万道,洞府深沉。

群仙尽来相庆,祝圣主、万年春。

禁街行尽,佳气浮空,满乾坤。

醉魂幽梦,月上阑干,海角天涯人。

作者及朝代

此诗(实为词的一部分)出自宋代,作者为无名氏,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宋代诗词的作者姓名未能流传下来,因此以“无名氏”统称。

作者简介

由于作者为无名氏,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生平介绍,但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之一,诗词创作繁荣,无名氏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

译文

红色的门扉半掩着,只见红色的蜡烛明灭不定,瑞气缭绕,烟雾浓郁,玉砌的宫殿中传来斟酒的声音,仿佛能看到火城与清尘相接的景象,笙歌鼎沸,灯火通明,人们的笑语声相互交织,随着夜色渐深,露冷风清,人声也渐渐消失了。

当宝云散开时,放出万道祥光,洞府显得深沉而神秘,群仙都来相庆,祝愿圣主万寿无疆,春意永驻,禁街尽头,佳气浮空,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醉魂幽梦之中,月光洒满栏杆,而海角天涯的人也在此时共赏这美景。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繁华的仙境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玉殿、火城、笙歌、灯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不失清幽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圣主万寿无疆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词在描绘仙境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如“露冷风清,人语渐无闻”与前面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词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由于作者为无名氏,因此无法确切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可能是在宋代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诗词创作繁荣,人们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这首词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通过描绘仙境场景和表达美好祝愿来寄托人们的情感和理想,词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