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宋·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夜久烛花暗,仙翁醉、丰颊缕红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村外的田野里麻叶层层叠叠,檾叶闪闪发光,是谁家在煮茧子,空气中散发着一村香气,隔着篱笆传来缫丝女子的娇声笑语。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夜深了,灯烛花已暗,老翁喝醉了酒,红润的面颊上像缕着红霞。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景象,从麻叶、檾叶的光泽,到煮茧的香气,再到缫丝女子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下片则通过描绘老翁的形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老翁杖藜而行,醉眼朦胧,捋青捣麨,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夜久烛花暗,仙翁醉、丰颊缕红霞”作结,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又通过老翁醉酒后的红润面颊,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词中通过对麻叶、檾叶、煮茧、缫丝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乡村生活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通过对老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词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田园风光的描绘,又有乡村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期间,在黄州,苏轼深入民间,体验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景象,苏轼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在词中,苏轼以老翁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