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全诗是什么?

小星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王十朋

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冷淡生涯元自瘦,清高风骨不须春。

作者及朝代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物推理,落笔惊人”考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后担任过秘书郎、著作郎、司封员外郎等职,因直言敢谏,不阿谀奉承,多次遭到贬谪,后任泉州知州,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岁,谥“忠文”,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著作丰富,有《梅溪集》等传世。

作者简介

王十朋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年少时便以诗文名扬乡里,他一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咏物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自己的情怀与志向。

译文

(梅花)便如同簇拥在枝头上的霜雪一般洁白无瑕,将它送到酒樽前,仿佛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玉人,它虽生活在冷淡的环境中,身形自然显得清瘦,但其风骨却异常清高,不需要春天的温暖也能傲然绽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洁白与清高,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自强的品格,首句“便将簇上如霜样”以霜雪比喻梅花的洁白,次句“来饷尊前似玉人”则进一步将梅花人格化,赋予其玉人般的美丽与高雅,后两句“冷淡生涯元自瘦,清高风骨不须春”则直接点出梅花的品格,即使生活环境冷淡,身形消瘦,也依然保持着清高的风骨,不需要春天的温暖来衬托其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梅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既展现了其外在的洁白与美丽,又揭示了其内在的清高与坚韧,诗人也借梅花之口,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梅佳作。

创作背景

王十朋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敢谏而遭到贬谪,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与追求,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清高自守的品格,王十朋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