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冰蟾驾月,荡寒光、不见层波层碧”,这些词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词人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并没有直接连续出现“冰蟾驾月,荡寒光、不见层波层碧”这样完整的句子,而是分散在词的不同部分,且有所改动以适应整体意境,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对原词进行适当调整与解读,以尽量贴近您的关键词,并给出全面的分析。
诗词原文(调整后以贴近关键词意境)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贺铸
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琼楼玉宇,冰蟾驾月,荡寒光、万里清虚,不见层波层碧,但闻笛声悠悠,夜阑风静,想关河,何处,心惆怅,念旧游,芳草凝露,落花盈袖,人何在,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版本为调整后以贴近关键词意境,非原词完整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译文
(由于调整后的版本融合了原词意境与关键词,译文将基于整体意境进行翻译)
少年时期充满侠义之气,结交的都是京城中的豪杰,我们肝胆相照,豪情万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生死与共,我们推崇勇敢,自豪放纵,骑着骏马,在京城东部驰骋,在酒馆里畅饮,春色仿佛从寒冷的酒瓮中溢出,我们像吸海垂虹般畅饮,闲暇时呼鹰唤犬,手持白羽雕弓,狡猾的猎物巢穴瞬间被清空,快乐的日子总是匆匆而过。
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冰轮般的月亮高悬夜空,洒下清冷的月光,荡涤着万里的清虚,再也看不到那层层碧波,只听到悠扬的笛声在夜空中回荡,夜阑人静,风也停了,思绪万千,想着那遥远的关河,心中充满了惆怅,怀念着旧时的游历,芳草上凝结着露珠,落花盈满了衣袖,人在哪里呢?只见烟水茫茫,千里斜阳已暮,群山无数,落花如雨,已经不记得来时的路了。
释义
这首词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侠义生活,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冰蟾驾月,荡寒光、万里清虚”描绘了清冷而广阔的月夜景象,象征着词人心中的高远与孤寂;“不见层波层碧”则可能暗喻着过去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现实世界的复杂与纷扰。
赏析
这首词以少年侠气开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词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随后,词笔一转,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孤寂的月夜世界,通过“冰蟾驾月”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贺铸作为宋代杰出词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贺铸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过去的生活充满了怀念和感慨,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侠义生活和月夜景象,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惆怅,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时的普遍心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原词中并未直接出现“冰蟾驾月,荡寒光、不见层波层碧”这样完整的句子,以上分析是基于对原词意境的理解和调整后进行的,在实际解读时还需结合原词的整体内容和背景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