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全诗是什么?

春秋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约生于768年,卒于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贫寒,一生潦倒,早年曾寓居巴蜀,晚年退居咸阳郊野,以“宫词”著称,王建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尤其擅长描写宫廷生活,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月光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高高的烛火照亮了皇帝的黄衣,让人怀疑是参加完沉香木的夜宴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晚的景象,首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月光和柳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暗示了宫廷中人们的夜生活即将开始,次句“高烧烛照御黄衣”则直接点明了宫廷的奢华和皇帝的尊贵,烛火高高燃烧,照亮了皇帝身穿的黄色龙袍,末句“疑是沈香夜宴归”则通过“疑是”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夜宴归来的猜测,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神秘和奢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宫廷夜晚的景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神秘,诗人通过月光、柳树、烛火、黄衣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宫廷之中,感受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人也通过“疑是沈香夜宴归”的猜测,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好奇,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的夜生活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宫廷生活奢华而神秘,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向往,王建作为一位擅长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宫廷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好奇,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和宫廷生活的关注和议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