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萧娘为是亲蚕事,嗔带含香紫笑花。
上殿双鬟齐绾结,宫袍空著缕金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著有《王司马集》。
译文
萧娘因为要参加亲蚕礼,略带嗔怒地佩戴上了含有香气的紫笑花,她上殿时双鬟整齐地挽起,宫袍上绣着金色的云霞,却似乎只是空有其表。
释义
萧娘:古代对女子的泛称,此处可能指某位宫女或后妃。
亲蚕事:古代皇后于春季举行亲蚕礼,以示重视农桑。
嗔带:略带嗔怒地佩戴。
紫笑花:一种花名,此处可能象征皇家的尊贵与华美。
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将头发分成两股,各自挽成环状。
缕金霞:形容宫袍上绣有金色的云霞图案,极尽奢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宫女参加亲蚕礼的场景,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琐,首句“萧娘为是亲蚕事”点明了主题,即宫女因参加亲蚕礼而有所装扮,次句“嗔带含香紫笑花”通过“嗔带”一词,生动地刻画出宫女略带不满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参加亲蚕礼需要繁琐的准备和装扮,而“含香紫笑花”则进一步突出了其装扮的华美,后两句“上殿双鬟齐绾结,宫袍空著缕金霞”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宫女上殿时的端庄与奢华,但“空著”一词又似乎透露出一种空虚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宫女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宫廷生活也极为奢华,王建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对宫廷生活有着独特的观察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琐,也表达了对宫女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