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鹊喜传讹易颠倒,想得也应生懊恼”,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尤袤的《嘲鹊》,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嘲鹊
宋·尤袤
穿屋穿帘翥翥飞,
日高犹自去来归。
鹊喜传讹易颠倒,
想得也应生懊恼。
作者简介
尤袤(1127年—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大臣、藏书家,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任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丞,光宗朝,擢起居郎兼太子侍读,后知台州,因受劾罢,即家居十五年,宁宗时,起知婺州,改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嘉定初,以朝请大夫致仕,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有《遂初小稿》、《遂初小稿别本》传世。
译文
喜鹊穿屋穿帘自由自在地飞翔,
日头已高却仍然来来往往不知疲倦。
喜鹊喜欢传播谣言且容易颠倒事实,
想来它自己也会因此感到懊恼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喜鹊的行为,讽刺了那些喜欢传播谣言、颠倒黑白的人,首句“穿屋穿帘翥翥飞”描绘了喜鹊自由飞翔的场景,次句“日高犹自去来归”则表现了喜鹊不知疲倦地来回飞翔的特点,后两句“鹊喜传讹易颠倒,想得也应生懊恼”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讽刺喜鹊(喻指某些人)喜欢传播谣言且容易颠倒事实,并暗示这种行为最终会让自己感到懊恼。
赏析
这首诗以喜鹊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讽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喜欢传播谣言、颠倒黑白的人的厌恶和批判,诗人以喜鹊的自由飞翔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后文的讽刺主题,后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态度,既讽刺了喜鹊(喻指某些人)的行为,又暗示了这种行为最终会带来的后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谣言和流言蜚语层出不穷,诗人尤袤可能对这种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和忧虑,于是通过这首诗来讽刺那些喜欢传播谣言、颠倒黑白的人,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真相和正义的追求和坚守。
《嘲鹊》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和较高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讽刺手法,诗人尤袤表达了对那些喜欢传播谣言、颠倒黑白的人的厌恶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真相和正义的追求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