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斥奸邪》
唐·李中
世道纷纭多变幻,人心难测似深渊。
惟伊奸凶愚尔俗,假凭威毒相仇仇。
欺压善良为乐事,谄媚权贵作高贤。
天公自有明眸在,善恶终须报世间。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李中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作品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译文:
世间道路纷繁复杂多变幻,人心难以揣测深如深渊。
只有那些奸诈凶狠又愚蠢的人,才会凭借威势狠毒来相互仇视。
他们以欺压善良为乐事,谄媚权贵自诩为高尚贤能。
但上天自有明亮的眼睛在看着,善恶终将在世间得到报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世道人心的复杂多变,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奸诈凶狠、欺压善良、谄媚权贵的丑恶现象,诗人以犀利的笔触,对这些奸邪之徒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表达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恶终有报的坚定信念。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力,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首联以世道人心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则直接点出奸凶愚俗之人的丑恶行径,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颈联进一步揭示了这些奸邪之徒的卑劣行径,与颔联形成呼应;尾联则以天公自有明眸在,善恶终须报世间作结,既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诗人还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奸邪之徒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诗人李中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才创作了这首《斥奸邪》来揭露和批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表达了对正义和善良的坚定信仰,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标题和诗句中明确提到了“惟伊奸凶愚尔俗,假凭威毒相仇仇”,但整首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不仅仅局限于这两句诗所表达的内容,在解析这首诗时,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