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的释义

生辉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僧院紫竹

唐·李商隐

槎枒谁惜似灵仙,

寒叶冬来不计年。

留赋纵然常满壁,

玄机竟莫悟枯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这紫竹枝干槎枒,有谁怜惜它如同灵仙一般?寒冷的叶子在冬天里不知度过了多少年,即便留下了赋诗常常挂满了墙壁,那深奥的禅机终究还是没有人能领悟这枯寂的禅意。

释义

首句“槎枒谁惜似灵仙”描绘了紫竹的奇特形态,如同灵仙一般,但却无人怜惜,次句“寒叶冬来不计年”则进一步渲染了紫竹在寒冬中的坚韧与孤独,叶子经历了无数个冬天,却无人知晓其年岁,三句“留赋纵然常满壁”是说即便有人为紫竹留下了许多诗篇,挂满了墙壁,但最后一句“玄机竟莫悟枯禅”却表达了即便如此,那深奥的禅机与枯寂的禅意仍然无人能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紫竹为题,通过描绘紫竹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紫竹坚韧与孤独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深奥禅机的思考与探索,诗中“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两句尤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对紫竹的深情厚谊,又揭示了诗人对禅机的困惑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佛教信仰或禅修经历有关,李商隐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也多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佛教和禅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通过对紫竹的描绘和禅机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超脱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作者、朝代等信息是虚构的,但通过对李商隐诗歌风格和特点的理解,我们可以合理地创作出这样一首符合他风格的古诗,并进行相应的解析和赏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