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古典诗词的常见情况,可能是对诗句的记忆有所混淆或是对意境的提炼,此诗为白居易所作,与“暮云”、“东南望”、“白鸟飞”的意境相近,故在此提供以供参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傍晚时分,登楼东望,海天一色,一片苍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影在水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夏夜里,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秋霜,能否在江楼之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些。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以及风吹古木、月照平沙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来此共消暑热的邀请。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景中寓情,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景象,接着通过灯火、星河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邀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傍晚时分,登上江楼远眺,有感而发,当时,白居易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的心境之中,对自然美景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感悟,他也可能正在思念远方的友人,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赏美景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