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的解释

小编32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村即目

清·郑板桥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老树疏疏啼鸟远,斜阳淡淡落花稀。

前村后垄高低路,左涧右溪深浅堤。

一眼沙汀芦荻岸,几行凫雁带斜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板桥(1693年-1766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书法则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淋漓,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小山坡层层叠叠,找不到一间平坦的房屋,四月的天气仍然寒冷,需要穿着夹衣,老树稀疏,远处的鸟儿在啼叫,夕阳淡淡,落花稀疏,前村后垄,道路高低不平;左涧右溪,堤岸深浅不一,一眼望去,沙洲上的芦苇岸边,几行野鸭和大雁带着斜阳的光辉飞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村四月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点明了山村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自然风光,老树、啼鸟、斜阳、落花、高低路、深浅堤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村画卷;尾联则以沙汀芦荻、凫雁斜晖作为收尾,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韵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村四月时节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山村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如“小坡重叠”与“无平屋”、“四月阴寒”与“尚裌衣”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游历山村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村之中,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村四月时节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领略到郑板桥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