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晓闻莺
唐·张籍
满身花露听莺久,禁鼓重新打六更。
海国尚闻鲸鲵沸,关山初度马蹄轻。
巧随燕子皆能语,学向人前各自鸣。
好是五更风露冷,一声啼破枕边清。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弟子,诗风与王建相近,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语言凝练,尤擅乐府诗,有《张司业集》。
译文
满身沾满了花上的露水,长时间地聆听黄莺的啼叫,宫中的禁鼓又重新敲响了六更,远方的海国还传来鲸鲵翻腾的消息,但我已经初度关山,马蹄轻快,黄莺巧妙地跟随着燕子,都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它们学着在人前各自鸣叫,在这五更时分,风露寒冷,黄莺的一声啼叫,清脆地划破了枕边的清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早晨聆听黄莺啼叫的情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远方局势的关切以及自己初度关山的轻松心情,诗中“满身花露听莺久”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态;“禁鼓重新打六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时局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美好,同时寓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个人的轻松心情,首联“满身花露听莺久,禁鼓重新打六更”以听觉和触觉的结合,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态,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颔联“海国尚闻鲸鲵沸,关山初度马蹄轻”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局势的关切以及自己初度关山的轻松心情,颈联“巧随燕子皆能语,学向人前各自鸣”以黄莺的鸣叫为引子,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尾联“好是五更风露冷,一声啼破枕边清”则以黄莺的啼叫作为全诗的收束,既呼应了首联的“听莺久”,又点明了诗题中的“春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游历或任职期间,当时,唐朝虽然表面上仍然维持着大一统的局面,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各种社会矛盾和边疆危机,张籍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关切,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日早晨的宁静与美好,以及黄莺的啼叫,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他也通过“禁鼓重新打六更”和“关山初度马蹄轻”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的轻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