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松花酿酒三春醉,竹叶烹茶四季心。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半掩的柴门通向一条幽深的小径,在这山中居住可以免受世俗尘埃的侵扰,用松花酿酒,在三春时节畅饮至醉;以竹叶烹茶,四季都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首句“半掩柴门一径深”通过“半掩”和“一径深”两个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次句“山中免见俗尘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山中清净生活的向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用松花酿酒、竹叶烹茶,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半掩柴门”、“一径深”、“松花酿酒”、“竹叶烹茶”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社会的疏离和反感,表达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山中宁静的生活景象,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在南宋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首诗更显得难能可贵,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