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辞荣宁作卿寺僚,外迁肯入诸侯幕。
朝罢闲居无一事,故人相访不相邀。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及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苏州”,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闲情为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宁愿辞去高官厚禄去做朝廷中的小官,也不愿被外调到诸侯的幕府中去,每天朝罢归来,闲居无事,有老朋友来访,也不用特意相邀。
释义
“辞荣宁作卿寺僚”表达了诗人宁愿放弃高官厚禄的荣耀,选择做朝廷中地位较低但相对清闲的官职;“外迁肯入诸侯幕”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不愿被外调到诸侯幕府,追求一种远离权力斗争、保持独立人格的生活态度。“朝罢闲居无一事,故人相访不相邀”则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与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闲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首句“辞荣宁作卿寺僚”以决绝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的淡泊,次句“外迁肯入诸侯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态度,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的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韦应物逐渐认识到名利的虚无和人生的真谛,开始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老朋友的深厚情谊,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应物诗歌风格的特点:清新淡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