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求人如不足,搜选群材起岩谷。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求贤

唐·杜牧

裕陵求人如不足,搜选群材起岩谷。

开边辟土接新邦,海内英豪皆自用。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

译文

裕陵(指唐宪宗李纯的陵墓,此处借指唐宪宗时期)求取贤才好像总觉得不够,广泛搜罗选拔各种人才,从山野岩谷中把他们提拔起来,开拓边疆,开辟疆土,与新的国家接壤,海内的英豪俊杰都被他任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宪宗时期广纳贤才、求贤若渴的景象,裕陵作为唐宪宗的陵墓,这里借指其统治时期,诗中“求人如不足”表达了宪宗对人才的极度渴望,“搜选群材起岩谷”则形象地描绘了宪宗从民间广泛选拔人才的情景,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宪宗任用贤才、开疆拓土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唐宪宗时期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盛况,首句“裕陵求人如不足”直接点题,突出了宪宗对人才的极度需求;次句“搜选群材起岩谷”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宪宗选拔人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宪宗任用贤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即开疆拓土、国家强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宪宗时期政治清明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人才辈出的时代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才流失严重,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需要贤才来振兴,他通过回顾唐宪宗时期的求贤盛况,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贤才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唐宪宗时期政治清明的怀念和赞美,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提到了“裕陵”,但这里的“裕陵”并非实指陵墓,而是借指唐宪宗时期,这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借代,在解读这首诗时,需要理解这一修辞手法,避免产生误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