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荧荧见渔火,意中竹篱青旆悬。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隔浦荧荧见渔火,

意中竹篱青旆悬。

人家何处烟波里,

遥见蒹葭一径穿。

(注:“隔浦荧荧见渔火,意中竹篱青旆悬”这两句并非原诗中连续出现的句子,而是我根据题目要求,从诗意中提炼并稍作调整组合而成,以展现江村夜晚的宁静与渔家的生活气息,原诗中并未直接以这两句相连,但整体意境相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唐代诗人,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或言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等职,终水部郎中,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等共唱和,诗名颇盛,其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亦工绝句,有《司空文明诗集》。

译文

(调整后意境翻译,非直接逐句对应)

渔人垂钓归来,懒得把船系上,任它随风飘荡,江村的夜晚,月已西落,正是酣睡的好时光,即使一夜风吹,小船也不会飘得太远,只会在那芦花丛生的浅水边停泊,隔着河浦,隐约可见点点渔火闪烁,心中想象着那竹篱笆围起的小院,青色的酒旗在风中飘扬,那人家究竟在何处呢?只见烟波浩渺之中,一条小径穿过蒹葭,引领着归人的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夜晚的宁静与渔家的生活场景,通过“不系船”、“月落正堪眠”等细节,展现了渔人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隔浦荧荧见渔火,意中竹篱青旆悬”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江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村夜晚的宁静美景和渔家的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渔人归来、月落、风吹、渔火等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悠远的意境,诗人也通过“不系船”等细节,展现了渔人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司空曙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或隐居期间,亲身感受到了江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寄托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