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其三》,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白氈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少年行》的任一版本中,但“腰白羽”与诗中“调白羽”意境相近,且王维的《少年行》系列诗作均以描绘少年游侠的英勇形象为主题,故以此诗为代表进行解析,考虑到可能存在版本差异或误传,以下解析基于提供的最接近意境的文本。)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若以“白氈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为意境参考,译文可稍作调整以贴近):
少年身着白氈新袍,臂上套着锦制的臂鞲,腰间挂着弓箭,英姿飒爽,他一人能拉开两张雕弓,面对敌骑千重也毫不畏惧,他偏坐在金鞍上,从容地调整着白羽箭,箭无虚发,纷纷射杀了敌方的五位单于。
释义:
此诗描绘了少年游侠的英勇形象,通过“一身能擘两雕弧”展现其武艺高强,“虏骑千重只似无”则表现了他的无所畏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偏坐金鞍调白羽”描绘了其战斗时的从容不迫,“纷纷射杀五单于”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战功赫赫。
赏析:
王维的《少年行》系列诗作以描绘少年游侠的英勇形象为主题,此诗也不例外,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将少年游侠的英勇无畏和战功赫赫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少年游侠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游侠文化盛行,诗人本人也对游侠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创作了一系列以少年游侠为主题的诗作。《少年行》系列诗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游侠文化的热爱和对少年游侠英勇形象的赞美之情的驱使下创作而成的,诗人也可能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和对游侠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