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日即景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曲,文辞高妙,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纤弱婉约,词情凄婉动人,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荷叶已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凋零殆尽,但水中藻荇却暗暗孕育着春天的生机。
释义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独自凭栏远眺,心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期待,上片写登楼远望时的所见所感,下片则进一步描绘周围景物,并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幅幅画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上片通过“漠漠轻寒”、“晓阴无赖”等词句,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下片则通过“自在飞花”、“无边丝雨”等自然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而“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两句,更是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又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秦观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压力,词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在词中,他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种情感与理想的交织,使得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复杂,也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