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江
宋·林景熙
澄波奫沦鸭头绿,秋水清於春水明。
天际孤帆乘好风,潮头初日漾新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景熙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林景熙(约1242年—约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对故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其诗作常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林景熙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清澈的江水波光粼粼,呈现出深邃的鸭头绿色,秋天的水比春天的水更加清澈明亮,天边一艘孤帆趁着好风扬帆远航,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潮头,新晴的天气让一切显得更加明媚。
释义
澄波奫沦:形容水面平静清澈,波纹荡漾。
鸭头绿:形容水的颜色深绿如鸭头。
秋水清於春水明:秋天的水比春天的水更加清澈明亮,比喻经历岁月沉淀后的宁静与清澈。
天际孤帆:天边的一艘孤帆,象征着远行或离别。
潮头初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潮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江为背景,通过描绘秋水的清澈、孤帆的远行和初日的照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用“澄波奫沦鸭头绿”来形容秋水的清澈深邃,用“秋水清於春水明”来强调秋天水质的独特之处,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孤帆和初日的意象,则增添了诗歌的动感和希望,使整首诗既有静谧之美,又有生机与活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景熙南宋末年或元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对故国怀有深深的眷恋和哀愁,通过描绘秋江的宁静与美丽,诗人或许在寄托自己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借以抒发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孤帆远行的意象,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