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如黛水如蓝,波净天澄翠满潭。出自哪首诗?

小星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水图

朝代:清代

作者:石涛

晴山如黛水如蓝,波净天澄翠满潭。

渔艇忽来荷叶外,鹭鸶飞处酒痕干。

作者简介

石涛,清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原名朱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他是明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因避“靖难之役”之祸而削发为僧,后成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石涛的绘画风格独特,擅长山水,兼工兰竹,且能诗文,其画作构图新奇,笔墨纵肆,淋漓酣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晴朗的山峦如同黛色的眉黛,清澈的水面仿佛蓝色的绸缎,波光粼粼,天空明净,翠绿的树木倒映在潭水中,满潭皆是翠绿之色,忽然,一叶渔舟从荷叶间穿出,惊飞了栖息的鹭鸶,而渔人似乎刚刚畅饮过美酒,脸上的酒痕还未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晴山如黛水如蓝”以比喻的手法,将晴朗的山峦比作女子的黛眉,清澈的水面比作蓝色的绸缎,形象地描绘出山水相依、色彩鲜明的景象,次句“波净天澄翠满潭”进一步渲染了水面的清澈和天空的明净,以及周围环境的翠绿,后两句则通过渔舟和鹭鸶的动态描写,为这幅静态的山水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山水、渔舟、鹭鸶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晴山”、“水蓝”、“波净”、“天澄”等词语,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清新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石涛在游历山水、观赏自然美景时所作,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自然之美的画家和诗人,石涛在游历过程中,经常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打动,从而创作出许多描绘山水之美的佳作,这首诗就是他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面对眼前的山水美景,有感而发,挥毫泼墨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石涛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