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落第
唐·罗隐
年年春色独怀羞,
强向东风就酒筵。
下第但能供酒令,
他时何意主文盟。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多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译文
每年春天到来时,我都独自怀着羞愧的心情,
勉强在东风的吹拂下,走向那热闹的酒筵。
虽然科举落第,但我只能以酒令来助兴,
将来又有何意图去主持文坛的盟会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科举落第后的无奈与自嘲,首句“年年春色独怀羞”描绘了作者每年春天都因未能及第而感到羞愧的心情;次句“强向东风就酒筵”则写他勉强参加酒宴,以酒消愁;第三句“下第但能供酒令”自嘲自己虽落第,但只能以酒令来取悦他人;末句“他时何意主文盟”则表达了对未来能否在文坛上有所作为的疑虑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科举落第后的复杂心情,诗中“年年春色独怀羞”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又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羞愧与失落,而“强向东风就酒筵”一句,则通过“强”字,表现出作者虽内心痛苦,但仍不得不勉强参加酒宴的无奈,后两句更是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落第后的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又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罗隐在科举落第后所作,罗隐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及第,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内心充满了无奈与自嘲,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科举落第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士人阶层的困境,在那个时代,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及第,他们的才华和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只能以诗酒自娱,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