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待善本校中秘,毋令後儒争鲁鱼。出自哪首诗?

春秋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校书

宋·陆游

青灯黄卷苦忧思,

愿待善本校中秘。

毋令後儒争鲁鱼,

千古文章传一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苦读着泛黄的书籍,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考,我希望能有机会校对并整理好这些珍贵的书籍,不让后世的学者因为书中的错误(如“鲁鱼亥豕”之类的错别字)而争论不休,这样,这些千古流传的文章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承给后世。

释义

青灯黄卷:形容清幽孤寂的生活,也指苦读诗书。

校中秘:指校对并整理珍贵的书籍。

鲁鱼: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如“鲁”字误为“鱼”字。

後儒:后世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书籍校对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他深知书籍在传承文化中的重要性,因此希望有机会亲自校对并整理这些珍贵的书籍,以确保其准确无误地传承给后世,诗中“青灯黄卷苦忧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陆游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诗书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而“愿待善本校中秘,毋令後儒争鲁鱼”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期望,希望后世的学者能够避免因书籍中的错误而争论不休,从而确保文化的准确传承。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对国家的命运和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忧虑,他深知书籍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注重书籍的校对和整理工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陆游对书籍校对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深厚情怀和崇高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