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道院

唐·韦应物

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

夜听仙乐闻韶濩,晓窥石磴上崆峒。

松间白露沾衣湿,花里清阴满地愁。

欲问还丹别有法,师言玄妙在心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其诗歌多反映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变化,他的诗作在艺术上追求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世界。

译文

近年来我跟随天师学习炼丹的秘诀,在这片土地上静心思考岁月流转已经很久,夜晚聆听仙乐如同听到了古代雅乐韶濩,清晨攀登石阶登上崆峒山巅,松林间露水沾湿了衣裳,花丛中的阴凉让我感到满地都是愁绪,想要询问炼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天师说玄妙的道理全在于内心的领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跟随天师学习炼丹术并在此地长时间静思的情景,通过夜听仙乐、晓窥石磴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可能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天师的回答,强调了内心领悟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内涵,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跟随天师学习炼丹术的经历,表达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松间白露沾衣湿,花里清阴满地愁”等诗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天师的回答,强调了内心领悟的重要性,使得诗歌在哲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的经历有关,在仕途受挫后,韦应物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道家思想成为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天师的回答,也反映了他对内心领悟的重视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