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唐·韦应物

华省迢迢接建章,

仙郎沉醉卧鸳鸯。

自惭下客尘埃甚,

惭愧雷门献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韦苏州”或“韦左司”,因曾任苏州刺史、左司郎中而得名,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远,多写山水田园,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贵族,早年仕途顺畅,曾任京官,后因仕途不顺,转而寄情山水,其诗歌创作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与淡泊,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其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译文

皇宫的华丽宫殿远远连接着建章宫,

仙郎(指从弟韦絿)沉醉在鸳鸯池中。

我自感身为下客,满身尘埃,

惭愧地在雷门(比喻朝廷或权贵之门)献上这首诗。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赠给其从弟韦絿的,诗中通过描绘皇宫的宏伟与从弟的闲适生活,反衬出作者自己身为“下客”的卑微与尘土满身,表达了对从弟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惭愧。

赏析

1、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华省迢迢接建章”与“自惭下客尘埃甚”的对比,突出了作者与从弟身份地位的悬殊,以及作者内心的自卑与惭愧。

2、象征意义:“雷门”在此处象征着朝廷或权贵之门,作者以此表达自己对能够进入并献上诗歌的荣幸与不安。

3、情感真挚:全诗情感真挚,没有过多的修饰,却通过简单的对比与象征,传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韦应物与从弟韦絿关系亲密,韦絿在朝中任职,生活相对安逸,作者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从弟的敬仰与羡慕,也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与惭愧,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面对仕途坎坷时的复杂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