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遇故旧感怀

唐·杜牧

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文创作颇丰,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头发已经斑白,却恰好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指国家盛世或个人机遇);但即便如此,登上仕途也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人生短暂如同冰层下的流水,日日夜夜向东流去,而人们却往往对此浑然不觉。

释义

“白首并逢千载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即使到了老年,仍然能够遇到难得的好时机;“登庸皆是十年迟”则暗示了仕途的艰难和时间的流逝,即使有机会,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推迟了实现理想的时间。“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时间流逝的忽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前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机遇和时间的珍视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唐代,虽然社会相对稳定繁荣,但仕途竞争激烈,文人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杜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也难免会受到这种社会现实的制约和影响,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对人生际遇和时光流逝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