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常棣花萼

唐·李商隐

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文园病后心犹壮,宣室求贤意未迟。

喜见兰台新奏赋,更怜芹沼旧题诗。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雨露特别滋润着常棣的花萼,烟霞长久地停留在凤凰池畔。

文园病后心情依然豪壮,宣室求贤的意愿并未迟延。

高兴地看到兰台又奏新赋,更加怜惜芹沼的旧题之诗。

春风中桃李花开的日子,秋雨里梧桐叶落的时节。

释义

常棣萼:常棣,即棠棣,古代常用来比喻兄弟情深,萼,花萼,这里借指兄弟间的亲密关系。

凤凰池:指中书省,唐朝时中书省是朝廷的决策机构,这里象征朝廷的高位。

文园病后:指司马相如病后仍为文,这里借指作者自己虽病但志向未减。

宣室求贤:汉文帝曾在宣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后借指朝廷求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情深、朝廷求贤以及自己虽病但心志未减的感慨,首联“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以自然景象起兴,既赞美了兄弟情深,又暗示了朝廷的高位和荣耀,颔联“文园病后心犹壮,宣室求贤意未迟”则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虽病但心志坚定的情感,以及对朝廷求贤若渴的期待,颈联“喜见兰台新奏赋,更怜芹沼旧题诗”则是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尾联“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则以自然景象作结,既描绘了四季的变换,又隐含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身体欠佳之时,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兄弟情深、朝廷求贤以及自己虽病但心志未减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李商隐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和情感体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