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天词
唐·韦庄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朝回晓色旌旗动,夜直炉香满袖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柱史(指朝中大臣)承受了玉皇(皇帝)的恩宠,正在紫微垣(象征朝廷中枢)任职;玉皇颁下了优厚的诏书,如同碧云间流淌的华美词句,早晨从朝中归来,晓色中旌旗随风飘动;夜晚在宫中值班,炉香满袖而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朝中大臣受到皇帝恩宠、生活优渥的场景,首句“柱史承恩正紫微”点明大臣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受到皇帝的重视;次句“玉皇优诏碧云词”进一步强调皇帝对他的优待和赏识,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大臣朝回和夜直的情景,展现了他生活的闲适和优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大臣受到皇帝恩宠的生活场景,首句“柱史承恩正紫微”中的“柱史”和“紫微”都是象征朝中大臣和朝廷中枢的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位高权重、受到皇帝重视的大臣形象,次句“玉皇优诏碧云词”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皇帝的诏书比作碧云间流淌的华美词句,既表现了皇帝的文采飞扬,又突出了大臣受到优待的荣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大臣朝回和夜直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生活的闲适和优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皇帝的忠诚和勤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氛围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朝中任职期间所作,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朝中大臣受到皇帝恩宠的生活场景,既表现了他对朝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稳定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即注重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