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行路难
朝代:清代
作者:钱大昕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前程漫漫勿须愁,步步踏实自无患。
作者简介
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代乾嘉学派代表人物,著名史学家、汉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法家、藏书家,钱大昕学识渊博,精研经史,尤精史学、文字音韵、金石之学,著作甚丰,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等传世。
译文
古人告诫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往往是最艰难的,就像走百里路,九十里时往往感觉像是才走了一半那么累,但请不要为前方的漫漫路途而发愁,只要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忧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末路难”和“九十常为百里半”的比喻,强调了人生道路上最后阶段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诗人告诫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畏惧或忧虑,而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步伐,这样才能顺利度过难关,达到成功的彼岸。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通过简单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古人戒在末路难”开篇,既是对古人智慧的引用,也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接着用“九十常为百里半”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最后阶段的艰难与不易,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困难的描述上,而是进一步提出了“前程漫漫勿须愁,步步踏实自无患”的积极建议,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踏实的行动,这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所传达的核心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钱大昕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史学家,钱大昕深知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与挑战,他所处的清代乾嘉时期,虽然学术繁荣,但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大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也是钱大昕人生智慧和学术精神的体现,它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