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全诗是什么?

小星1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禛(zhēn)的《秋晚登城北门》,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晚登城北门

清 王士禛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

荒台叶落秋声起,独倚危楼听远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士禛(1634年—1711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他论诗创神韵说,主诗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言外之意和含蓄委婉的情致,对清代诗歌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古老的寺庙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幽静,山谷中的寒风猛烈地吹过,触动了已经落霜的树林,荒凉的台地上落叶纷飞,秋意渐浓,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城楼上,聆听着远方传来的声音。

释义

古寺愔愔映夕岑:古寺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

谷风凄劲触霜林:山谷中的寒风强劲,吹过已经落霜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荒台叶落秋声起:荒凉的台地上落叶纷飞,秋意盎然。

独倚危楼听远音:诗人独自倚靠在城楼上,聆听远方传来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谷风、荒台、落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宁静而深远的秋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对秋天特有景致的喜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愔愔”、“凄劲”等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禛在秋晚时分登上城北门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某种人生困境或内心矛盾,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诗人,王士禛也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韵味的诗歌作品。

《秋晚登城北门》不仅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佳作,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士禛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