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壮心未已
唐·李贺
年少看书耻未多,壮心今岁沛中歌。
剑光如电照寒水,马色似霜侵远坡。
壮志未酬身先老,长天漫漫奈愁何。
平生心事无人问,独向秋风醉放歌。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擅长乐府和绝句,诗风奇特瑰丽,想象丰富,常描绘神仙鬼怪等超现实题材,被誉为“诗鬼”,他一生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年仅二十七岁便因病去世。
译文
年轻时读书总觉读得不够多,如今壮志满怀在沛中高歌,剑光如电照亮寒冷的河水,马色似霜覆盖着远处的山坡,壮志未酬人却已先老去,漫长的天空下我该如何排解这忧愁?一生的心事无人询问,只能独自对着秋风醉意中放声高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读书不足的遗憾,以及如今虽壮志满怀却面临诸多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剑光、马色等意象,描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艰难处境,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无人理解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年少看书耻未多”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遗憾。“壮心今岁沛中歌”则展现出诗人当前的壮志豪情,中间两联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豪情与困境,剑光如电、马色似霜,既展现了诗人的英勇与豪迈,也暗示了他所面临的艰难与挑战,最后两句则通过“平生心事无人问”和“独向秋风醉放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无人理解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种种遗憾,同时又不甘于现状,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与无奈的诗篇,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与遗憾,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坚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