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就荒陶令宅,两峰高并杜翁情。的解释

梦梦24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访陶公旧宅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三径就荒陶令宅,两峰高并杜翁情。

秋风飒飒黄花瘦,落日萧萧白雁声。

野老逢人谈旧事,渔舟随处采新菱。

归来不用留宾馔,自煮东篱菊下羹。

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文名早著,16岁应童子试,三试皆第一,康熙时累官至刑部尚书,他擅长诗文,论诗创神韵说,主诗坛数十年,影响甚大,其著作宏富,有《带经堂全集》等。

译文

陶渊明旧宅的三条小路已经荒芜,两座山峰高耸如同杜甫的深情,秋风飒飒,黄花显得瘦弱,落日萧萧,白雁声声,乡野老人逢人便谈起往事,渔舟随处可见,人们正在采摘新菱,归来后无需为宾客准备酒食,自己就在东篱下煮菊花羹。

释义

三径就荒陶令宅:指陶渊明的旧宅,陶渊明曾作《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此处借指其隐居之处已荒芜。

两峰高并杜翁情:杜甫曾作《望岳》等诗,表达对高山的深情厚谊,此处借指两座山峰如同杜甫的深情一般高耸。

秋风飒飒黄花瘦:形容秋风中黄花(菊花)的瘦弱之态。

落日萧萧白雁声:描绘落日时分,白雁的叫声在空旷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旧宅的荒凉景象,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秋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三径就荒陶令宅”与“两峰高并杜翁情”两句,巧妙地将陶渊明和杜甫两位古代文学巨匠的情怀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又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后四句则通过秋风、黄花、落日、白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在游览陶渊明旧宅时所作,作为一位深受古代文化熏陶的文学家,王士祯对陶渊明和杜甫等古代文学巨匠怀有深厚的敬意,在游览过程中,他被陶渊明旧宅的荒凉景象和周围自然环境的秋意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士祯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文化情怀和审美情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