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宗杲
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
拄杖倚门无别事,静听檐溜滴潺湲。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字昙晦,号大慧,俗姓奚,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成为临济宗杨岐派的杰出代表,释宗杲不仅禅学造诣深厚,还擅长诗文,其作品多反映禅理与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白云消散后,月光洒满了千林;急雨过后,万壑间的烟雾被收回,我拄着拐杖倚在门边,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只是静静地听着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潺潺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白云散尽千林月”描绘了白云散去后,月光照亮整个森林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澄明与宁静,次句“急雨收回万壑烟”则表现了急雨过后,山谷间的烟雾被洗净,万物恢复清新的景象,寓意着烦恼的消散与内心的清净,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动作与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前两句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心灵的净化过程,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具体行动与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淡泊的禅意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禅宗“以自然为师”的思想,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山居期间,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刻的感悟与体验,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夜晚,目睹白云散去、急雨过后的自然景象,内心受到触动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禅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释宗杲作为禅宗高僧的深厚禅学造诣与高超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