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功臣
唐·杜牧
相君相业皆元元,旗常彝鼎定书勋。
金戈铁马平天下,文治武功耀乾坤。
山河壮丽添锦绣,社稷安宁赖忠臣。
千秋万代铭功绩,青史留名万古存。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快,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杜牧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宰相的治国才能与功绩都源自深厚的民本思想,他的功勋被永远镌刻在旗帜、常服、彝器和鼎彝之上,他率领金戈铁马平定天下,文治武功都闪耀着光辉,照耀着乾坤,山河因他的努力而更加壮丽多彩,国家的安宁依赖于他这样的忠臣,他的功绩将被千秋万代铭记,青史上留下他的英名,万古长存。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宰相的治国才能与功绩,首句“相君相业皆元元”强调了宰相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次句“旗常彝鼎定书勋”则通过象征性的物品表达了宰相功勋的永载史册;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宰相平定天下、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五、六句进一步强调了其对国家山河壮丽、社稷安宁的贡献;末两句则总结了其功绩将被永远铭记的历史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一位杰出宰相的崇高敬意,诗中“金戈铁马平天下,文治武功耀乾坤”两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宰相的军事才能,又突出了其文化修养和政治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艺术效果,整首诗在赞美宰相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贤能之士的向往。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唐朝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深感国家前途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回忆起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宰相们,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怀念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功臣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理想政治和贤能之士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