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天子建原庙,王宇万栋临端门。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端门庙

宋·王安石

元丰天子建原庙,王宇万栋临端门。

玉阶龙旆常依日,金殿鸳鸯不避人。

云绕翠华秋殿晓,风传清跸夜城喧。

万邦朝拜无疆寿,喜见山河日月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减轻人民负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一,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思想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元丰年间天子修建了原庙,宏伟的王宫建筑万栋高楼紧挨着端门。

玉石台阶上龙旗常常沐浴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鸳鸯自由自在地游弋,不躲避人。

秋天的早晨,云雾缭绕在皇帝出行的华盖周围,夜晚的城里则传来清脆的仪仗声。

万邦来朝,共祝天子万寿无疆,欣喜地看到山河日月都焕然一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元丰天子修建的原庙的壮丽景象,以及国家繁荣昌盛、万邦来朝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宫殿的宏伟、仪仗的威严、自然景象的祥和,以及万邦朝拜的盛况,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对天子万寿无疆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元丰天子修建原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天子的威严,诗中“王宇万栋临端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壮观;“玉阶龙旆常依日,金殿鸳鸯不避人”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天子的尊贵和国家的祥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又寄托了对天子万寿无疆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元丰年间,当时王安石已经历了变法革新的高潮和低谷,对国家的政治形势有了深刻的认识,元丰天子(即宋神宗)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得到了增强,王安石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既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也是对天子推行变法、富国强兵的肯定,诗中也寄托了王安石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