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独行幽谷里,雅意自超尘。
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
山花笑春日,溪水响清音。
心随白云远,梦逐飞鸟深。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完整的“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韦应物的风格与意境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整合,以体现这两句诗的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独自漫步在幽静的山谷之中,心中的高雅情趣超越了世俗的尘埃。
谁能理解我对于山林丘壑的深情厚意,面对箕山和嵩山的巍峨,我为自己奔波于尘世之路而感到惭愧。
山间的花朵在春日里欢笑绽放,溪水潺潺作响,奏出清脆悦耳的自然之音。
我的心随着白云飘向远方,梦想追逐着飞鸟深入山林的深处。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雅意”自许,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志向,通过对比山林与尘世,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奔波劳碌于世俗事务的惭愧与反思。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典型风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诗人通过“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等句,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奔波的惭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任职,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他逐渐对山林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歌,本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奔波的厌倦,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