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
作者:释文珦
云如戏我舒还卷,雨似欺人去复来。
花落花开春不管,潮生潮落日难回。
空庭鸟语时相和,古寺钟声夜自哀。
欲问人间何者是,清风明月满苍苔。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字潜道,自号无文野人,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一生未仕,游迹广泛,晚年隐居昱岭关,有诗名,为宋末元初诗坛较知名的高僧,他的作品多抒发隐逸之思,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
译文
云彩像是在戏弄我一般,时而舒展时而卷曲;雨水仿佛故意欺负我,去了又来,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却从不曾理会这些;潮水涨起又落下,太阳也难以阻止它的循环,空旷的庭院里,鸟儿的叫声时而相互应和;古老的寺庙中,夜晚的钟声独自哀鸣,想要问人世间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只见清风明月洒满了长满青苔的地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云卷云舒、雨去雨来,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花开花落、潮涨潮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首联“云如戏我舒还卷,雨似欺人去复来”以云雨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和难以捉摸,颔联“花落花开春不管,潮生潮落日难回”则通过花开花落、潮涨潮落的自然现象,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颈联“空庭鸟语时相和,古寺钟声夜自哀”以鸟鸣和钟声为衬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尾联“欲问人间何者是,清风明月满苍苔”则以清风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文珦隐居期间,作为一位僧人,释文珦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在隐居生活中,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感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他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