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望君渐远渐无山,水阔风高日欲晡。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他的部分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你在山岭上穿行,正穿越云雾缭绕之处;而我站在渡口边,正想要呼唤船家渡我过河,望着你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看不见山峦的轮廓,只留下一片宽阔的水面和呼啸的风声,此时太阳也快要西沉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人分别走向不同方向的情景:一人向高山云雾中行进,一人则在渡口准备渡河,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分别后的孤寂与怅然,通过“渐远渐无山”和“水阔风高日欲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的“岭上穿云”与“津头呼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更寓意着两人分别后的不同命运和人生道路,后两句的“渐远渐无山”和“水阔风高日欲晡”,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画面感极强,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庐山或九华山期间,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或离别之情,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