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郊

宋·范成大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细雨垂丝烟柳拖,新荷跳雨泪珠多。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文学家、官员,生于公元1126年,卒于1193年,江苏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早年仕途不顺,后得孝宗赏识,步入仕途,他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几遭杀害,终得全节而归,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诗文创作,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其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译文

细雨绵绵,如烟的柳丝垂挂下来,新长出的荷叶上跳动着点点雨珠,好似泪滴,我准备好车马想要去南山的小路上踏青,但马儿却忽然向西行去,看来这是命中注定的安排啊。

释义

“脂车欲入南山路”描述了诗人准备乘车前往南山游玩的情景,“马首忽西真有数”则表达了马儿突然改变方向向西行去,诗人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带有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哲理意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内心感受,前两句通过“细雨垂丝烟柳拖,新荷跳雨泪珠多”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应,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自然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春日里,他准备出游,却遭遇了马儿突然改变方向的小插曲,这一偶然事件触发了他的诗思,使他写下了这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淡然以及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应。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