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宋·曾几

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

四郊已遍三农喜,一雨如酬万井心。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天公有意怜焦槁,一雨端能救旱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诗歌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译文

盼望了好久的丰年之雨终于下了几日,浓密的乌云低垂在地上,形成了厚重的阴云,四郊的农田都已经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农民们满心欢喜;这一场雨仿佛是对万井(众多村落)人们心愿的回应,花香袭人,让人知道天气突然变暖;喜鹊在树枝间穿梭,似乎在为新晴而欢喜,上天有意怜悯那些因干旱而枯萎的作物,这一场雨确实能够解救旱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作物丰收和百姓生活改善的期盼,诗中通过描绘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赏析

曾几的这首诗以“喜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首联“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直接点题,写出了诗人对丰年之雨的期盼和雨前的景象,颔联“四郊已遍三农喜,一雨如酬万井心”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滋润农田、农民欢喜的场景,以及雨水对万井人心的回应,颈联“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通过花香和鹊声,展现了雨后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景象,尾联“天公有意怜焦槁,一雨端能救旱魃”则表达了诗人对上天怜悯干旱作物的感慨,以及雨水解救旱灾的欣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时期的一个干旱年份,当时,由于长期干旱,农作物生长受阻,百姓生活困苦,诗人曾几深感忧虑,期盼着能够有一场及时雨来解救旱灾,当这场雨终于来临时,他满怀喜悦地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感激和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文章下方广告位